制造压力容器技术要求一定要完整明确,有要求就一定要有检查的手段和合格指标,例如当要求对压力容器进行泄漏试验时,一定要同时明确泄漏试验的种类、方法标准和允许的泄漏量等,否则泄漏试验要求只能是纸上谈兵。
技术要求的高低和造价密切相关,考虑产品的经济性是设计者的责任,但能因此而盲目降低技术要求,如有的图样将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容器的设计温度定为-20℃,其目的可能是想避开价格较高的低温压力容器用钢,这种貌似合法的做法可能带来隐患,因为运行操作中难免会有波动,再加上环境温度的影响,增加了发生低温脆断的危险性。
压力容器的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,或两者兼用,使焊件达到原子间结合并形成接头的工艺过程。世界每年钢材消耗量的50%都有焊接工序的参与。
焊接可分为三大类:熔焊、压焊和钎焊。
(1)熔焊
将要焊接的工件局部加热至熔化,冷凝后形成焊缝而使构件连接在一起的加工方法。包括电弧焊、气焊、电渣焊、电子束焊、激光焊等。熔焊是广泛采用的焊接方法,大多数的低碳钢、合金钢都采用熔焊方法焊接。特种熔焊还可以焊接陶瓷、玻璃等非金属。
(2)压焊
焊接过程中必须要施加压力,可能加热也可能不加热才能完成的焊接。其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为使金属软化,靠施加压力使金属塑变,让原子接近到相互稳固吸引的距离,这一点与熔焊时的加热有本质的不同。压焊包括电阻焊、摩擦焊、超声波焊、冷压焊、焊、扩散焊、磁力焊。其特点是焊接变形小、裂纹少、易实现自动化等。
(3)钎焊
将熔点比母材低的钎料加热至熔化,但加热温度低于母材的熔点,用熔化的钎料填充焊缝、润湿母材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形成一体的焊接方法。钎焊分两大类:硬钎焊和软钎焊。硬钎焊的加热温度大于450℃,抗拉强度大于200MPa,经常用银基、铜基钎料,适于工作应力大、环境温度高的场合,比如硬质合金车刀、地质钻头的焊接。软钎焊的加热温度小于450℃,抗拉强度小于70MPa,适于应力小、工作温度低的环境,比如电路的锡基钎焊。
一般来说,强度级别高的,其冷加工性能与可焊性就较差,二者负相关。所以在进行这方面的代用时,应相应调整焊接工艺,在热处理时也可能会有相应变化,应给予充分重视。压力容器所用的全部金属材料要具有优良的性能,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、耐腐蚀性、耐高温性和制作工艺等。压力容器主要为圆柱形,也有球形或其他形状。根据结构形式,可分为多层式压力容器,绕板式压力容器、型槽绕带式压力容器、热套式压力容器、锻焊式压力容器和厚板卷焊式压力容器等。